开篇网 >地图 >综合分类 >

去年的树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系列七篇)

时间:2025-06-15 作者:开篇网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年的树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童话中,虽然朋友树不在了,但是真挚的友情还在,真诚的约定还在。于是,他们朝夕相处的美好友谊,相约明年再唱歌,听歌的真挚情感时时回想在鸟儿的耳旁。童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就是在这平淡的语言中充满了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二、教学目标:认识“伐”,能正确读写“伐木、融化、剩下、煤油灯”等词语;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鸟儿与大树之间诚挚的友情。

三、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四、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五、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珍爱诚挚的友情。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大家都爱读童话,我们今天就来读一个日本的童话故事,它的题目叫《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这节课,我们就学着用心去跟课文交流、对话。我们首先要把故事读通。

2.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洁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畅谈感受,了解学生认知起点。了解:“伐木人”、“煤油灯”,指导书写“伐”。

指导概括主要内容,分段。板书:随机鸟儿好朋友。

(三)板块研读,品味友情

1.研读“朝夕相处”句。

(1)读着读着,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对“天天唱,天天听”的感受。

(2)角色换位,体验朗读。

2.研读“真诚相约”句。

体会“请”“还”“一定”

“!”背后的强烈愿望。

3.小结引读。

(四)重温友情,体验真情

1.创设情境,重温友情。

2.体验情感落差。(播放二胡悲乐)

课件出示

(1)朗读体会。

(2)说话练习:面对眼前的一切,鸟儿呆了。他思绪万千……

3.为了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好朋友树,他是怎么办呢?默读第五段后面的内容。

4.交流,相机板书学生词语:千里迢迢、千辛万苦、万分焦急等词。

5.相机研读三个问句:

(1)朗读评议。(2)谈话:此时,你又会在心里怎样地呼唤你的好朋友呢?

6.分角色朗读,休会鸟儿内心的急切与伤心。

(五)研讨结尾,体味情韵

1.回旋“去年”。此时此刻,去年的树和鸟儿朝夕相处的日子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

——生读句一。真诚相约时的场景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生读句二。

2.说话:此情此景,你会怎样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呢?

3.逐句出示原结尾,感受鸟儿两个“看”的意韵。

4.师生齐读结尾,感受情韵。

(六)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1.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面对这只美丽的鸟儿,面对这个美丽的童话,你想对这对好朋友说什么说些什么呢?

2.交流。

(七)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2.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七、板书设计:

好朋友

11去年的树鸟儿

四处寻找

千里迢迢、千辛万苦、万分焦急

去年的树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5、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说。

2、总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业

1、抄第11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11课

3、继续完成“友情卡”

去年的树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7-14自然段)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两次看分别是为什么?

师:鸟儿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希望鸟儿和树能够一直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预设:升华主题,人类砍掉了树木。去年的树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鸟儿。如果树木都消失了,明年还能有鸟儿吗?人类应该怎么做?

(四)练笔(人选其一)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七、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去年—————————今年诚信

信守诺言实现诺言友谊

一对朋友大树消失了环保

八、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在作品中讲述“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的故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在冬天将要飞去南方时,答应树,还回来唱歌给他听。春天又到了,鸟儿飞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于是,鸟儿四处寻找,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这是一篇典型的“浅语艺术”特质的的优秀童话作品,简洁平淡的文字表达留下了许多行文的空白,而恰恰是这种空白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多面向的主旨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场里展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有想象,有表达,有感动,有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运用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故事的感动,相信童话是真的,从而萌芽对“朋友之间该如何相处?”、“面对分离应怎么办?”等诸多人生问题懵懂的认识和对正确、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有关空白处的补充想象,体验鸟儿寻树路程之艰辛,心情之沉痛,信念之坚定。

四、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对文章结尾的“哀而不伤”的内涵产生吻合其年龄特点的认识,为关照其人生落下点滴的生命积淀。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走进去年的相聚,感受欢乐

1、通过有韵味地朗读,引发学生的想象,描述鸟和树在一起的画面。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话别语。

(二)随同今年的寻找,体验凄美

1、情景激趣,描述鸟儿回归的喜悦。

2、读对话——体味鸟儿的惊奇、悲痛、急切的情绪变化。

3、读“飞”——体验鸟儿寻树的信念之坚定执着。

4、读心语——演绎鸟和树情谊深厚。

5、读结尾——感悟“哀而不伤”的文字基调。

(三)走出故事,思索天长地久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永远的?学生思考,发言。

(四)介绍相关小资料,结课

1、通过追问,学生理解“童话是真的,可以关照自我”的意义。

2、阅读小资料,学生思索文本更深层面的`的蕴涵。

六、设计理念:

1、关于教学思路的选择。根据本文的“浅语艺术”的童话特质,进行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显然英雄无用武之地。根据文本“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抑郁、平淡的。强化感情朗读令人力不从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嵌入过多的词语训练,或者感情朗诵,都会干扰学生的对故事的欣赏乐趣。为保持学生对故事的新鲜感与完整性,以简单对简单,一条路简单地从故事起点出发,穿越语词的密林,只是让学生的情感在故事里浸润一番。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形象是大于思想的,“教育”之前应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形象。所以,通过想象实现故事人物和故事进展的形象化是本节课的选择的基本途径。我相信,这条路同样通达故事的终点——一盏温暖的灯火,辉耀内心的敞亮。

2、关于教育思想。形象感动了学生,如果只是感动,而没有思想,则感动无益。“童话使孩子们向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样向往也会促使他们思考,应该摆脱些什么、应该创造些什么,以实现他们的向往和梦想。”所以,伤感的故事仅仅让孩子感动了,是不够的。“美好在相聚中给,在分离中仍然要给,要始终温柔地相待。”“分离是必然的,哀而不伤,曾经美好的回忆永远温暖。”这些都交给学生思索,相信今天懵懂的认识会在来年开出花来。

课文内容

去年的树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去年的树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蕴涵的温情。

2、了解树木的作用,懂得爱护树木。

3、感受小鸟的信守诺言,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活动准备:

去年的树PPT,诚信卡。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导入。

师:孩子们,在这里的小朋友中有你的好朋友吗?(有)好,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拉拉手,紧紧地抱一抱。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感觉怎么样呀?和好朋友在一起真是见快乐的事,拉着你的好朋友一起坐下来吧。

二、欣赏、感受故事内容。

1、引出故事。

师:有一只小鸟和大树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美好的约定,是什么约定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去年的树》,叫什么呀?

2、倾听故事第一段“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它一直思念着它的朋友)――树。”

师:小鸟和大树之间有个什么样的约定?小鸟离开前大树是怎么说的,谁来学学。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

练习对话,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小鸟。

师:你们猜猜小鸟会回来吗?为什么?那它回来了吗,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3、倾听故事至结尾。

师:小鸟回来了吗?(回来了)

可是大树还在那儿吗?(不在了)

小鸟向谁打听大树的下落?(树桩)

树桩告诉它大树哪去了?(被砍掉拖到山谷那边去了)

小鸟知道大树被砍掉了,他会怎么想,心情怎么样呢?

大树在被砍前,会带伐木人说些什么呢?

接着小鸟又向谁打听大树的下落呢?它怎么问的,大门怎么说的?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要说出小鸟伤心、着急的感觉。

最后小鸟向谁打听大树的下落,小姑娘告诉它什么?当小鸟知道大树只剩下一团灯火时,它的心情怎么样?小鸟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寻找大树?那它实现它对大树的诺言了吗?

你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是呀,小鸟多么希望能对着大树唱去年的歌,可是大树不在了,它只能无奈的对着灯火唱歌。它多么希望每天都有大树陪伴在身边,为它挡风遮雨。

三、经验迁移,了解大树的作用。

1、了解大树的作用。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谁也是大树的朋友,也离不开大树?

小结:树是动物的朋友。

树是大地的`朋友。

树是人类的朋友。

2、观看人类行为图。

师:大树是我们的朋友,可是我们又对它做了些什么呢?观看PPT。

看了这些图片,你认为我们该怎样保护大树?

四、制作诚信卡

师:今天,让我们对着大树,许下我们的承诺,像小鸟一样信守诺言保护大树。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诚信卡,先和你的朋友说说,你想对大树许下什么承诺,想好后到后面找个老师,请老师帮你写下来,签上你的名字。

(幼儿制作诚信卡。)

师:谁来对着大树说说你的承诺。

师:诚信卡上写下了大家对大树的承诺,让我们把它带回家,挂在附近的大树上,常常去看看它,让它时刻提醒你,像小鸟一样信守诺言,保护好身边的每一棵大树。让我们手拉手护绿造林,心连心保护地球。

去年的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发展幼儿理解故事的能力,能听懂故事大意。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懂得爱护树木。

3、教育幼儿要诚信,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教学重点:

发展幼儿理解故事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教育幼儿要诚信,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教学准备:

课件、诚信卡、星星、小鸟和大树头饰。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小鸟对着火光唱歌的图片猜测唱歌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基本部分

1、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小鸟和大树是不是好朋友?你从那儿听出来的?

分别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

2、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小鸟回来找大树找到了吗?最后看到了什么?Kp74.coM

看到火光小鸟心情怎么样?它想到了什么?

3、再次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

现在你知道小鸟给火光唱歌的原因了吗?

4、情感迁移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答应过别人事情吗?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了请你在诚信卡上贴一颗星。

4、我来说一说:人类行为图,让幼儿对此作出判断,表明自己的意见,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三、小结小朋友今天学的快乐吗?你学到了什么?

去年的树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谊。

【难点】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熟悉或喜欢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一两个即可)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寻找好朋友“树”并为它歌唱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为树唱歌;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继续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寻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篇童话一共有几次对话?怎样通过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的?(小组讨论)

明确:共出现四次对话。第一次对话,鸟与树,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诉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诉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篇童话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在小鸟与大门的对话中出现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遇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个句中出现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的朋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朋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谊,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该更多的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寻找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该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本文来源:http://www.kp74.com/zonghe/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