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家的树读后感(推荐13篇)
时间:2025-06-13 作者:开篇网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13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家的树作文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1
据说,刚出生时,胖嘟嘟的我整天只知道睡大觉,与哥哥、姐姐的性格截然不同。他们在几个月大时,爱哭爱闹,无时无刻不让大人操心。我是吃饱了就睡,从来不哭不叫。奶奶最喜欢的是我,便要把我抱到乡下去养。对于父母来说,少一个孩子,少操一份心。于是,尚在襁褓中的我,在乡下一住就是6年。
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这些年,天真活泼的我对奶奶依恋有加,在奶奶身边完全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别人见到我,就会说:这娃子真漂亮,她奶奶养得好啊!奶奶听了很得意。奶奶家旁边有一棵小枣树,很小的一棵。一到它结了枣子,我便会呼朋引伴到树上摘枣吃。刚成熟的枣子,还有点青涩,但一口咬下去,依然感受到的是甜汁四溅。小枣树的周围,还有几棵大枣树,但我们就爱摘小枣树上的棗子;不过,小枣树在风吹雨打中也慢慢变得粗壮了。
我要回城里了——该读小学了。回城后的安逸生活让我很快忘记了乡下的泥土、空气以及枣树。奶奶偶尔会打来电话,她的声音依旧亲切无比,但总让人觉得一次比一次苍老。什么时候回来,奶奶摘枣子给你吃!耳边响起奶奶绵软的陕西话。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那棵小枣树。朋友告诉我,那些大枣树被砍倒了,只剩下了当年的那棵小枣树,孤立在院外。我忽然想到,我离开了奶奶,她会孤单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理在悄悄发生变化,总觉得与奶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隔阂。奶奶偶尔打来的电话,我再也不愿意接了。过年时,爸爸把奶奶接了过来。刚来时,奶奶用她枯皱如同老树皮的手握着我的手,说了许多话。奶奶很激动,而我只是淡淡地应和着,小时候那种对奶奶的依恋,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
奶奶来了后,我虽是想方设法少与她交流,但心里仍然很内疚——她老人家好不容易过来住些日子,我居然连面都不想和她见!我安慰自己——我只是长大罢了,学会独立了,小枣树不也应该这样吗?你喜欢吃枣子,奶奶去摘。她亲切地跟我拉家常,我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机。上次可太险了,我差点儿摔骨折了。我的心猛地一抖。我回头望向奶奶。她神情平静,笑脸让她的眼边现出一圈又一圈水波般的皱纹。薄雾一样的泪蒙住了我的双眼。我轻声地责备奶奶:以后不要去做那么危险的事情了。你喜欢吃啊。你小时候,宁愿躺在小枣树旁也不愿回屋呢。一时间,我呆呆地望着地面,想到自己可笑又无知的表现,固执、盲目地认为自己与奶奶之间根本无话可说,认为我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走进房间,很想大哭一场,为自己的愚蠢而流泪。我愚昧地认为自己长大了,与老一辈之间是有代沟的,是存在隔阂的;也固执地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阻挡自己振翅飞翔。我却忘记了,忘记了曾经的亲人,曾经的家,曾经的喜喜悲悲那棵孤单的小枣树,也希望有人陪它说说话啊。
时光如水,冲淡了一切。一位老奶奶从树上摘下枣子,一个小女孩站在旁边等候。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夕阳温柔地洒在她们身上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2
我们在慢慢长大,我们的身体,周围的环境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而我就从老家门前那棵树中体会到了变化。
在我两、三岁时,老家门前的那棵树不高,但充满了生机,那时无知的我时常还会在树上摘几片叶子,我总在盼望着,这棵小树怎么还不长大呢?随着四季的变化,它逐渐地长高了。秋天,树上的叶子变黄了掉在地上;到了冬天,树上只有树枝了;春天来了,它又重新长出了绿叶。如此春夏秋冬的变化,不仅树在长,我和周围的人,环境都在变化。
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它总是经历着那四季的变化。终于有一年,它长得高了、大了,还结出了果实。哎!看那满树的柚子,洋溢着满脸的笑容,好像在向我们报来成功的喜悦,仿佛在说:摘我吧!摘我吧!于是,叔叔把那饱满的柚子摘了几个下来,我和表姐弟们都十分想尝一尝。尽管我在尝过之后觉得这并不是非常好吃,但我还是多吃了几块,因为这几年它和我一起成长,一起经历变化,那种感觉是让人高兴的。
今年国庆,我又回到了老家。我很兴奋,因为我又能见到那棵与我一起成长的树了。这棵树已从当年的小树变成一棵大树了,当年可以在这上面摘叶子的我也不能在这树上摘了。这十年,它经历了风吹雨打,春夏秋冬的变化,才长成这样。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一个人,这一辈子,要经历无数次的变化,而在这过程中,周围的环境,人物都在悄然变化。老的去了,小的又来了。而一个人在变化的过程中,也会经历无数的考验,正如大树经历的风吹雨打,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同,方式不同,最终结果也会不同,这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冬去春来,我们现在身边的变化还在继续,它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克服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就能一直经历变化,一直变化到人生的最高峰,变化为父母亲,变化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直到逝去。不断克服困难,和老家门前的树一样,迎接变化吧!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3
我乡下老家院子的后面有一片空地。爷爷在那地方种了一片桃树,这就成了桃树园。桃树园里有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墓。所以,这片桃树园总是会让我充满想象,想象太爷爷和太奶奶生前的样子,想象他们的灵魂是不也在这一棵棵桃树上。
这桃树在我出生没几个月时就种上了。每年阳春三月的时候,桃树就会长出新芽,嫩绿嫩绿的。慢慢地就开出一朵一朵的桃花,粉粉的,红红的,像朝霞,像红云。我就想那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灵魂吗?但桃花也有飘落的时候,特别是一阵风刮过,那一片片的花瓣儿就纷纷地落地上了,我就想那是太爷爷和太奶奶走了吗?但桃花那怡人的香气让我一直难忘,奶奶说这香气让她做的饭都更香了。
摘桃子时,爷爷怕桃子掉到地上,就会在桃树间绷起一个网袋,这样桃子就不会掉到地上了。摘了桃子,爷爷和奶奶就会往地里埋上几个。爷爷说桃子好吃,也得让太爷爷和太奶奶吃几个。那时我就会想象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模样,想象他们吃桃子时开心的笑容。
秋天时,桃树叶子发黄了,还会纷纷纷落下来。每天都要扫一下,我知道那是给太爷爷和太奶奶打扫卫生呢,爷爷说太爷爷太奶奶一生都爱干净。冬天大雪纷飞时,还要把雪都堆到桃树根部,为的是让桃树吸足水分,让来年的桃树长得更茂盛。等到花开的时候,太爷爷和太奶奶就又会站到桃树的枝头了,那是他们快乐的笑容,也是给我们的祝福啊。
老家的桃树园。是爷爷奶奶的桃树园,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桃树园。有他们的陪伴,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想象,也充满了上进的力量。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4
十月一日,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回到农村老家。
老家的院里屋前有两颗核桃树,屋后是个大果园,有一盏盏灯笼高挂的柿子树、有黄橙橙的葫芦梨树、有红润润的苹果树等等,果树下面铺满大地的是绿油油的卷心菜,一眼望去真是五彩缤纷,心旷神怡啊!
而我最喜欢的是和爷爷同龄的那两颗核桃树。经过我和妹妹一阵竹竿挥舞后,十几个绿绿的核桃已在脚下,剥开核桃的绿皮,我和妹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敲碎坚硬的骨头,露出美味的果仁。其实我喜欢这两颗高大的核桃树胜过喜欢美味的核桃,因为我和核桃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在我两三岁时,我就和这两颗核桃树成为了好朋友,我在树下玩耍,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我给大树浇水施肥,大树为我开花结果。
我和妹妹正享受着经过敲打树枝掉落下来的核桃美味,看见飘零一地的树叶我偶感心疼,落叶的树枝像凌乱的头发,看着大树苍老的模样我真想让春天赶快来到或给大树吃些返老还童药,大树立即长出绿叶焕发生机。
核桃树和老家其它树相比,它对于我是生命感和灵性最强、最美的好伙伴,我爱你核桃树,我会好好保护你!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5
我家门前原先有一棵莲雾树。
从小,我便对那棵莲雾树情有独钟。小时候,莲雾树在我眼前是高大、粗壮的,活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开花时,一朵朵淡黄色的花朵点缀着碧绿的叶子。再过不久,小拳头般大小的莲雾,就像一个个小挂钟高挂在树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尤其是那莲雾的味儿,真的好甜啊!
听妈妈说,在我未出生时,爷爷亲自种下这棵树,妈妈爸爸帮果树浇水、施肥。就这样,这棵莲雾树在我们全家的呵护下茁壮成长,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夏天,老人们常常来到果树下乘凉,天高地阔地聊起家常。大婶大妈们则喜欢抱着小孩坐在果树下泡茶、吃莲雾……
每当莲雾树结果时,我和几个小伙伴便相约来到树下,几个会爬树的孩子自告奋勇地爬上树,摘下莲雾往下扔。剩下的伙伴则在树下小心翼翼地用衣服接,再把莲雾倒进小筐子里。我们就这样来来回回,不停地忙碌着。装满几小筐后,大家还要商量着送给谁。“送一筐给陈家老爷爷,送一筐给胡家老奶奶,再送一筐给……”大家齐心协力搬起筐子,把莲雾送给邻居们——我们简直成了莲雾专送员!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一看见邻居们吃莲雾时甜蜜的样子,我们的心里也感到甜丝丝的。这时,仿佛整个村子都浸在莲雾的甜意中。
好景不长,后来,莲雾树因特殊原因被砍掉了,我们再也吃不到甜甜的莲雾,只能偶尔到市场上买来解解馋。市场上的莲雾更大、更红,但每次邻居们总说:“外边的莲雾再好吃,却永远也比不上原先家门口那棵莲雾树的莲雾!”
于是,我又想起了那棵粗壮挺拔的果树,以及大家与它度过的那些欢乐时光。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6
我的老家有一棵石榴树,这棵石榴树是我爷爷年轻时种的,茎秆中粗,叶枝叶茂密。身子有些弯曲,仿佛一位女子倾斜着弯腰行礼。
春天,树上长满了嫩芽,迎着东风茁壮成长。细看那芽子一小撮一小撮的,好像要给树妈妈穿上翠绿耀眼的新装。这时她是一个满面春风的小女孩。
夏天,她长出了茁壮的叶子,茂密的枝条。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内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活泼、倔强,我知道,因为她在为自己的后代做着事情——孕育出生命。
秋天,百树叶黄,树叶满地飘扬。她的叶子也有黄头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迅速地让石榴枝上结出一个个葫芦形的果实。接着一个花苞越鼓、越鼓……开了,开了……一个个果实,淡红的,“啪”一个个生命裂开了嘴。这时她是个妇女。
冬天,她枯叶落尽,站在田地里。“哗”一场大雪下来,打到她身上,如苍苍白发盖在枝头。听着鞭炮看着雪人儿。嘿!这时她是一个安详无事的老奶奶正在闭眼祝福着……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7
我农村老家有一棵柿子树。
这棵树的年纪应该不小了,是我爷爷亲手栽种的。这棵树上的柿子,我爸爸小时候吃过,现在轮到我享用了。
爷爷知道我喜欢吃柿子的,每年,爷爷都会到送不少柿子到我们家。刚送来的柿子,多数是青色的,摸上去硬邦邦的,咬一口,苦涩的很,根本不好吃。爸爸便拿一些柿子放在窗台上,但窗台的位置总是有限,爷爷送的多,有一大半柿子留在箱子里,就留在窗台下吧。
这些青色的柿子,躺在窗台上,排成一排,享受着阳光的照晒。三两日,青色就褪去大半,颜色逐渐泛红,再过不几日,柿子红红的,软软的,我尝一个,甜甜的,暖暖的,还带着阳光的温度,
过了些天,爷爷来城里办事,又给我家捎带来好多柿子,这次爷爷纸箱里,用纸骨立成格子,一打开箱子,一个个柿子整齐有序的躺在箱子里,个个红亮饱满,拿出一个尝尝,一口甜到心里去,似乎和窗台上晒熟的柿子,味道不一样,还是枝头的柿子味道纯正啊。
我很好奇,便问爷爷。一棵树上的柿子,为什么结出的柿子不一样呢?爷爷笑着说:“这是柿子树树梢上的柿子,是爷爷用网兜一个个小心套下来的,它们立在树的最顶端,得风得水得阳光,自然长得好。你要是把柿子放在不得阳光的地方,存放不好,柿子恐怕没有熟就烂掉了。”
我连忙跑去打开早前爷爷送来的那箱青柿子,果然发现,有的仍然是青的,有的发了红,有的长了霉斑,还有的已经烂掉了。
我看着窗台下纸箱里的柿子,再看看窗台上晒红的柿子,和树梢上自然熟的柿子,不禁想到我们的成长。那些成长环境好的人,一切都顺风顺水,顺利成才。而有一些人,如窗台上的柿子,虽然成长环境不好,但是抓住阳光恩赐的机会,也要努力晒出作为柿子的甜味,是的,也许我们努力的终点,就是那些枝头柿子的起点,但是,没有了窗台,抓不着阳光,我们的青春就可能在阴暗处霉烂。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8
快过年了,准备回老家,我心中始终想着老家门前的那棵树,这树自从我小时候就有,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活多少年了,一年了我想现在差不多树枝伸到南屋的窗台了吧。
跟随父母回到老家,第一眼,先是瞅瞅树,哦,这树怎么枯枝下垂?走近摸摸,干干的。爸爸也走近这棵树看看说:“这树怎么死了?”听爸爸这么说,我沉默许久,不禁潸然泪下。
记得童年春天的时候,在南屋里远看这棵长着嫩绿色叶子的树,就像一位长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姑娘,样子很可爱。
到了夏天,它渐渐长大了,展开了一把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遮阳挡雨,炎炎夏日,人们走到这棵树下,总是停下脚步歇歇,奶奶们领着孙子在树下让人乘凉聊天,孩子们尽情的在树下玩耍嬉戏……树就这样默默为人服务着。
到了秋天,这棵树退去绿装,换上了一身金色的衣服,在优美的线条的勾画下,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阵阵微风吹过,一片片金色的叶子就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叶子又大又薄,大的有我一个手掌那么大,薄的是一张纸那样。孩子们纷纷捡起这金色的叶子,做起各式各样的手工,好看起极了。
步入冬天,大雪飞舞了一夜,美丽雪花从天而降,落在树杆和树枝上,银装素裹,煞是好看,这棵树成为冬天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棵树,一年四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现在却悄悄离开我们,我顿悟:珍惜现在美好时光,努力过好每一天。之后,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迈入大门……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9
我喜欢鲜艳如火的枫树,也喜欢送来秋风的银杏,还喜欢那雪中仍然坚硬无比的松树。不过“走遍千山万水,最美家乡山水。”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家那株大榕树,因为它总是带给我快乐。
这棵榕树已经很古老了。从远处看树叶密密麻麻的,一团团,一簇簇,不留一点儿缝隙,几只小鸟飞来站在树枝上,就像几个歌唱家,为树下的小动物们演奏着大自然的乐章。阳光照射过来,给大树披上了一身金衣裳,一切都显得更加翠绿了。老爷爷们总喜欢拿着自家的扇子,来到树下,聊聊天,谈谈心。
走近了看,树干还真粗啊!需要十几个人才能把它给抱住。许多细细小小的植物,一行行,一列列,布满了枝干。树上还缠着一条条枝条,这些枝条顺着树干盘旋而上,好像给榕树穿上了一件紧身衣。小动物们踩在枝条上面搬运着东西,真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围着榕树转了一圈,忽然发现被枝条遮住的地方好象有一个台阶,踩着台阶走上,发现上面有一个平台,我坐在平台上,看见远处绿油油的稻田,好象一块无瑕的翡翠,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着自己的身子;一旁山上的几座寺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哇!我感到无比的惬意和凉爽。
我爱家乡的榕树,它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一件宝物。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10
我喜欢老家的一草一木,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颗树。
老家的树大多长的矮小,叶子不够茂盛,不适合在底下乘凉。爷爷是个好树之人,他看不惯老家的树“不争气”,亲手在自家门前种下了树苗,并扬言说这棵树一定会长得很高大。村里的人纷纷嗤之以鼻。面对各种不屑,爷爷的热情依旧不减。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弱小的树苗饱含风霜,让村里的人惊讶的是,这棵树苗既没有一丝长大的迹象,也没有一丝枯萎的表现。爷爷对它下的工夫更多了,但依旧没有任何的改变。
要说爷爷最牵挂的除了我之外,便是那棵“顽强”的小树苗了。爷爷常说:“如果他能长大一点,我也瞑目了。”奶奶半开玩笑地说:“许是一株假苗呢。”爷爷便与她急了眼走到树苗旁,一坐就是一整天。
直到爷爷走了,那树苗也没长大一些。临走时,爷爷嘱托我一定要守护好它,我含着泪点了点头。许是造化弄人,爷爷走后不久,树苗便不断成长,不出半年便长成参天大树。村里的人纷纷说这棵树注入了爷爷的灵魂才长了起来。而奶奶,也和爷爷一般,整日坐在大树下,一坐便是一整天。
如今我坐在这大树下,吹来的风温柔地抚过我的脸庞,地上的落叶纷纷被吹走,而随着他们一起走的,还有我的泪水。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11
在老家有棵皂角树,不知道它有多少年了,听妈妈说那棵树在她小时候就已经合抱不过来了。
我小时候也在那里长大,记忆中第一次看到这棵奇怪的大树,它郁郁葱葱如华盖罗伞般笼罩在半空。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它开花结果的时候,一簇簇小花如毛茸茸的绣球挂满枝头。花落后颗颗皂角荚迎风飘动如串串风铃。到了秋天皂荚成熟,好多人在树下捡皂角。我禁不住好奇也捡着玩,它弯弯的像把把小镰刀,从中间掰开有粉状东西洒出来,放在水里会和肥皂洗衣服一样起泡泡。姥姥说可以用来洗衣服,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以前农村很穷好多人都用这棵树上的皂角来洗衣服。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棵皂角树是棵宝树,它身上的刺有拔毒消肿排脓的功效。
每当夏日炎炎,它遮天蔽日给小村的人们提供足够的阴凉,人们总喜欢在树下聊天话家常。呼吸着纯洁新鲜的空气,听着快乐的小鸟的鸣啼,仰望着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老人们回忆着昔日的人和事,感叹时光匆匆;孩子们在树下的嬉戏声此起彼伏,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
我爱老家的皂角树,爱它的纯洁,爱这片欣欣向荣!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12
我的老家是襄城县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许多值得我怀念的地方,特别是村头的那片小树林,更是我魂牵梦绕的“乐土”。
听爷爷讲,小树林并不算小,大约有两三亩地。在爷爷的陪同下,我和小伙伴们经常钻进去捉迷藏、陶蚁穴、挖鼠洞、吃树上的果实。小树林树木繁杂,有桃树、梨树、杏树、苹果树,有苍松翠柏,也有刺槐和柳树,还有许许多多爷爷和我说不上名字的树。我们进去以后,就像林中的那些飞来飞去的小鸟,无拘无束,唧唧喳喳,你追我赶,自由“飞翔”。
春姑娘来了,小树林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淘气的小草不停地摇着脑袋;纤细的柳枝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美丽的桃花芳香四溢……
炎炎盛夏,小树林里的果树上闪耀着翡翠宝石的光芒;小金蝉和蛐蛐们演唱着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我和伙伴们都变成了小馋猫,尽情地享受着树上美味的果实……
寒冷的冬天,小树林中的许多树都光秃秃的,但是,地面往往又成了我们打雪仗、堆雪人的“乐土”。
“咦!小树林呢?咋没了?”今年暑假,我回到老家,见原来四季风光的小树林几乎变成了光秃秃的原野。小伙伴们告诉我,听大人们说,砍树毁林是要建设新厂房挣大钱。
我有些不解:村子周围还有大块大块的空地,为啥非要毁掉那片风华正茂的小树林?
我的爸爸妈妈在城市工作,因此,我从老家转来城市上学。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我心中的“乐土”——家乡的`那片小树林就没了。
记得我们学习的书中有这样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林难,毁林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造福后代!”“建设优美居住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大人们应该为子孙后代认真想一想,应该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生活负起责任!
我还想,天下还有许多像我的家乡那样的小树林,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就把它们毁掉。不能因为鼠目寸光,就随意践踏人类共同的家园!
老家的树读后感 篇13
伴着飞扬的尘土,我回到了老家。眼前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但我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一下车便直奔后院,因为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枣树。
嗬!一种久违的感觉又闯入了我的心房。那高大的枣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精神。用手抚摸它深黑的树皮,你就可以知道这棵枣树是经历了多少沧桑才坚持到现在的。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被栽到了这里。如今,我长大了。它也在这空旷的后院中独占一方天地了。
风中飘来阵阵枣香,细闻之下,越发浓烈。我不禁抬头向上看,只见一颗颗枣子挂在枝条上面,在秋风中荡秋千。我踮着脚摘下一个尝尝,那种甜丝丝的感觉会让你体会到专属于秋天的味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又是一年秋天,依然是这个院子,那种快乐之感却荡然无存:枣树走了,走得那样匆忙。那时我还在上学,没来得及看它最后一眼,品尝它最后的果实。
当我看到往日生机勃勃的枣树变成了如今毫无生气的树墩时,我的心中便溢出万千悲凉。
-
欲了解老家的树读后感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老家的树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kp74.com/duhougan/5094.html